2024年11月28日
碟机视频输出电路分析与检修
碟机视频输出部分属最易损坏部分,下面简述笔者的检修经验。
早期的VCD机中,一般采用电容耦合的方式(1),输出的视频信号经D2、D3(1N4148)钳位,再由R14(75Ω)进行阻抗匹配后由C60电解电容耦合输出,此种输出方式结构简单、耐用,故障率很低。但因采用电容耦合,所以会损失一些图像中的细节并造成失真,故一般用在对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的影碟机中,如CL680、ESS3207、CVD-1、BT852等芯片常采用与此相似电路作视频输出。
图2为电感耦合的视频输出方式。视频信号由L32、L33、C25.C24、C22、C23组成的滤波网络滤除视频信号中的干扰杂波及旁路掉在视频编码中产生的高频信号,然后经VD7、VD8组成的钳位电路钳位后输出,由于直接采用电感耦合,当电视机底盘带电时很容易造成视频输出Ic损坏,所以在输出级增加了L41电感作为对视频IC的保护。此电路结构相对简单,因没有阻抗匹配电阻和输出耦合电容,所以图像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视频IC容易损坏却是这种电路的通病。该电路常用在超级VCD机和早期的DVD机中。图3是另外一种电感输出电路。
采用射随级是目前DVD机较常采用的视频输出方式,其结构相对复杂,如图4所示,它在图3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用9015组成的射随级,改善了视频输出阻抗及视频IC和外界的隔离性,图5是射随级输出的另外一种形式。
视频输出部分损坏,绝大部分是视频输出IC损坏(约占故障率的70%左右),其次是电感、电容和电阻损坏,三极管的损坏则多因碟机遭雷击或是电视机底盘漏电而造成。当影碟机视频输出IC只是视频编码部分损坏时,其s端子输出仍正常(指色度输出和亮度输出正常的情况下),应急修理的办法是将亮度和色度信号并联后即可产生视频信号。不过需要注意其阻抗匹配的问题。亮度、色度和视频信号一样,输出阻抗为75Ω,如果只是简单的并联会造成输出阻抗过低,出现重影、图像发暗、漂移等现象。在图1的电容耦合输出中,将色度信号输出中的所有元件去掉,然后和亮度信号并联输出。此时如果图像发暗,则将阻抗匹配的75Ω电阻去掉,一般可改善,如果仍不行(特别是有蓝包屏幕保护的电视机),可用一个1.5uH的电感并在视频输出电容上试试。采用电感耦合输出的电路比较简单,将色度信号所有元件去掉后和亮度信号并联,再经过电感耦合后即可得到清晰、稳定的视频图像输出。改造射随级输出的方法则和改造电感耦台的方法一样。
将亮度和色度并联成视领信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将亮度和色度在输出瑞直接并联;2.要将色度信号中元件去掉后并联到亮度信号,而不要将亮度电路中的元件去掉并联到色度信号,因为色度信号输出辐度很低,仅为亮度信号的1/2~1/3,如果错误并联会造成亮度信号干扰色度信号,甚至会在图像边缘出现重影;3.色度信号中的元件要清除干净,这一点对输出阻抗影响特别大,如果在并联后发现图像漂移要先查一下色度电路中的元件是否清理干净。